4月14日,村民在观看文艺节目。当日,巴楚县阿克萨克马热勒乡陈老七村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用歌曲、舞蹈、小品等文艺节目感恩党、歌颂新时代。 秦梅花摄
巴楚县阿克萨克马热勒乡陈老七村的村名是维吾尔语音译,意为“厉害”。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陈老七村则是有名无实。
由于全村人多地少、产业基础薄弱,村民普遍缺少技能,昔日的村庄被困在了贫穷的泥沼中。
时光静静地流淌,村里的变化却是“轰轰烈烈”,各项扶贫措施多管齐下,让陈老七村实现美丽蝶变。
这个春天,当农民挥起锄头种下希望,当年轻人习得技能实现理想,当打工者走出家门逐梦远方,每一个村民都真切地感受到,生活越来越幸福,陈老七村越来越“厉害”了。
思想帮扶添动力
4月14日清晨,陈老七村党支部书记玉素甫·亚克普如往常一样,在上班之前到村子四处走一走。一路上,看到村民们一个个早起忙碌的身影,他的嘴角露出笑意。
从满头青丝到两鬓斑白,玉素甫的命运始终与陈老七村紧紧相连。“我虽然老了,但见证了村子越来越好。”玉素甫笑着说,“年轻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到,如今会是这幅光景。”
20年前,玉素甫还是阿克萨克马热勒乡的一名干部,那时的他,一提到要去陈老七村就皱起眉头。“那时,‘等靠要’思想捆住了村民的手脚,看见他们靠着墙根晒太阳,守着低保过日子的场景,真是恨铁不成钢。”玉素甫说。
岁月慢慢走过,玉素甫每年都会数次来到村中,寻找不断的改变。在与村民的交流中他发现,虽然多数人还是维持“老样子”,但少部分勤快人已经开始选择外出打工或是学习手艺做点小买卖。
欣喜之余,如何将村民的劳动积极性调动起来?那时,这个问题依然是压在他心头的一块大石头。
转机出现在2017年。当年,玉素甫调至陈老七村任党支部书记,同时自治区统计局“访惠聚”工作队入驻陈老七村。
“工作队通过与村‘两委’班子的交流研判达成共识,不仅要让村民的口袋鼓囊囊,更要让村民的精神亮堂堂。”玉素甫说。
说干就干。在村中,他们持续开展大宣讲,用习近平总书记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等“奋斗幸福观”引导、教育村民;去村外,他们组织部分村干部、党员及致富带头人以及村民到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等地学习考察,开阔眼界。
村民牙生·吾布力家的生活拮据,听了宣讲并外出参观后,幡然醒悟:“我意识到仅仅有馕吃不是幸福生活,依靠自己双手完全可以过上比现在更好的生活。”如今,他和妻子在为当地的种植大户管地,半年的收入达到15000元。
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陈老七村人一改多年形成的“慢半拍”节奏,开始琢磨如何勤劳致富。
转移就业天地宽
4月13日中午,陈老七村村委会门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场“转移就业欢送会”正在举行。26位村民披红挂彩、喜气洋洋,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来,签了这份个人劳务合同书,你就可以去天津打工了。”自治区统计局驻陈老七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宋秀红对村民艾沙·卡依木说。
艾沙看了看同自己一起前来的母亲,母亲双眼已微微泛红,但依然微笑着点头,他迅速下笔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走,回家再看看还有没有什么要带的。”
一路上,母亲一遍遍嘱咐他到了天津之后要听从公司安排,认真学习技能,努力工作,关于家里的一切只字未提——她不想让儿子因牵挂家中的事而不能安心工作。
艾沙的母亲艾拉·艾海提今年55岁。她回忆道:“小时候,家中全靠种地过活,由于缺乏科学种植技术,基本靠天吃饭,时常温饱都成问题。”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艾拉此前都未曾走出村庄,她便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作为家中的小儿子,艾沙从小受母亲的影响,对外面的世界很感兴趣,是村里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最好的人之一。当得知驻村工作队联系到天津企业可以转移就业时,他在家人的支持下立即报了名。
增收道路千万条,稳定就业第一条。宋秀红说:“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近年来,我们积极引导村中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除让外出返乡人员现身说法外,每年还表彰‘外出务工明星’,产生了良好的激励和示范效应,转移就业人数从2017年的30人、2018年的60人增长到2019年的120人,人均月收入在3500元以上,极大地促进了脱贫增收致富工作。”
庭院经济鼓腰包
陈老七村过去民生欠账多、产业结构单一、庭院经济基本为零。为此,自治区统计局驻陈老七村“访惠聚”工作队千方百计争取项目资金。去年9月,当180多套安居房建成后,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便趁热打铁推进庭院经济发展。
4月14日下午,村中的“三老”人员赛来·热合曼打扫完家门前的柏油路,又回到院中给大棚中的西红柿苗浇水,一举一动,尽显细心。“住在这样的环境里,我感觉自己都年轻了不少。趁着腿脚还灵便,多干点活运动运动,把庭院经济做好。”他笑着说。
“以前呀,屋里屋外没什么明显的区别,反正踩到哪儿都是一脚土,更别提什么院子了。全家人都挤在一间小土房,里面有一张炕,晚上是床,白天把床单取掉就是‘饭桌’。”回首过往,赛来的笑容逐渐凝固。
光阴流转,赛来也住进了宽敞干净的新房。他还记得,第一天晚上,他甚至激动得睡不着觉。
大棚中的西红柿苗绿意盎然,棚圈内的5只羔羊茁壮成长,赛来看在眼里,乐在心头:“今年的收入又要增加啦。”
从去年9月开始,自治区统计局驻陈老七村“访惠聚”工作队和村“两委”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户均补助3000元用于60平方米标准棚圈建设,户均补助2000元用于小果园建设。
“如今,陈老七村户均拥有5只羊、10羽鸽子、20只鸡。加上小菜园、小果园,方寸小庭院成了致富好帮手,户均从庭院经济上增收2000元左右。”宋秀红说。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陈老七村村民随着春天的脚步,昂首阔步走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
蹲点日志
“志智”双扶拔穷根
巴楚县阿克萨克马热勒乡陈老七村地处偏远,土壤贫瘠,产业结构单一,村民大多收入不高。不过,通过几天的调研,我们发现,比起物质条件的制约,思想“贫瘠”才是过去阻碍村民致富奔小康更重要的因素。
如何将“苦熬”变为“苦干”?自治区统计局驻陈老七村“访惠聚”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认为,首先扶贫不能“一厢情愿”,必须激发村民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靠双手勤劳致富。其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脱贫攻坚中,坚持“志智”双扶,再配以有组织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发展庭院经济等“多轮”驱动,方能托起陈老七村村民的致富梦。
以这条思路为主线,本报巴楚县阿克萨克马热勒乡陈老七村蹲点调研小组通过采访多位村干部和村民,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新闻素材进行深挖,并以“回忆”与“当下”相结合的叙事结构,通过今昔对比,将村民几十年来的思想、生产及生活等方面变化一一呈现,并以陈老七村的变迁为切入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疆脱贫攻坚工作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