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冰雪经济:“冷资源”如何变“热钱”?

12-25 15:40   人民网  

2019年冬,北京军都山滑雪场,38岁的杜兆云正在练习滑雪,“以前我从未接触过冰雪运动,看身边朋友都在玩,我也鼓足勇气来尝试一下。”

北京冬奥会日渐临近,随着冰雪运动的普及发展,“冰雪”正不断与我国北方多省份文化、旅游、冬奥等元素碰撞出火花。2019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促进各地冰雪经济进一步升温。记者多地走访发现,人们对冰雪经济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冰雪“冷资源”正为北方多省份经济发展注入新能量。

告别“高冷”,滑雪成北方百姓冬季娱乐“标配”



崇礼富龙滑雪场。 林福盛摄

在张家口崇礼富龙滑雪场接待大厅里,姜瑶正陪着两岁半的孩子做游戏。已经来过崇礼两次的姜瑶,这次来发现了很多新变化,“崇礼的基础设施更完善了,从北京开车来崇礼,路况不错。以前滑雪场里没有公共厕所,这次一进来就看到了,还新增了wifi,总之,和之前感受明显不一样。”

姜瑶的老公也是一名滑雪爱好者。他告诉记者,相比北京周边的滑雪场,富龙滑雪场虽然远一些,但雪质和滑雪场地质量更好。2020年,他计划每月都来这里待上一周,专门练习滑雪。



长白山粉雪节夜滑表演。 长白山宣传部供图

如果说白天滑雪体验的是速度与激情,那么夜场滑雪感受的就是一种极致的浪漫。



长白山粉雪节烟花秀表演。 长白山宣传部供图

吉林多家滑雪场开放了夜间时段,满足上班族夜间滑雪需求。吉林市万科松花湖度假区滑雪场计划开放雪道30万平方米,夜场能同时接待3000人;长春天定山滑雪场推出了夜间火锅烧烤大餐、焰火表演、夜间缆车观光等多项服务,让雪友们享受“黑夜里不封赛道,只疯玩”的乐趣。

天定山滑雪场内,滑雪爱好者王浩告诉记者,夜场时段开放后,他每周都会来夜滑,“我特别喜欢滑夜场,相比白天雪场的拥挤,晚上完全可以畅滑,别提多舒服了!”王浩说,他和几位雪友还共同成立了夜间滑雪俱乐部,名叫“夜空中最亮的星”,已经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雪友一起畅滑。

为促进冰雪产业发展,河北、辽宁对冰雪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予以政策倾斜。河北省发改委等六部门印发的《支持冰雪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支持各设区市建设一座1830平方米标准冰面公共滑冰馆,每座给予600万元资金补助。

“我们即将在全省范围内布局20片自然浇冰、2片可移动式冰场,投入使用后受益人群可达50万人次。”辽宁省体育局副局长周铁民介绍,辽宁还将扶持社会冰雪体育组织的发展。

百姓对冰雪运动的兴趣不断提升,促进了各地相关产业发展,同时,也对这些产业的提质发展提出要求。对此,北京市政协委员孙学才建议,滑雪场应“提质增容”,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保障缆车、餐饮、住宿等配套综合服务设施用地。同时,实行滑雪场能源补贴,对各类滑雪场所按照规模面积、接待人数等情况,重新核定用水标准,合理分配定额水量,允许企业在年度内统筹使用。

挖掘冰雪特色,各地冬季旅游产品接连“上新”

“窗户纸糊在外、翻穿皮袄毛朝外、草皮房子篱笆寨……现在‘东北八大怪’的景象在城市很难见着,但在雪村你还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关东风情!”在吉林老白山雪村,景区工作人员孔思文介绍说,“这几年雪村旅游太火了,人一年比一年多,外面滑冰拉爬犁,屋里头剪窗花包饺子,别提多惬意了!”



吉林敦化老白山雪村。 李洋摄

位于吉林敦化的老白山雪村,全年积雪覆盖时间长达七个月。这个曾经“因木而生”的老林场,在2015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进入停伐转型爬坡期。



吉林敦化老白山雪村民俗场景。 李洋摄

“当时愁啊!很担心不让伐树后,生活怎么继续下去。”自幼在老白山长大的隋月兰回忆说,“后来说要发展旅游,我还想这冰天雪地的谁来呀?没想到,旅游还真火了!”2015年,隋月兰在雪村开了家户外驿站。几年来,驿站生意越做越红火,家里的年收入也翻了几番。



老白山雪村木帮文化展示。 敦化摄影家协会史艳伟供图

凭借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冰雪资源,老白山景区近年来还吸引了多部东北题材、抗日题材影视剧组前来拍摄取景。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老白山雪村共接待游客2万人次,收入200万元,带动产业链收入860万元。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在冬季开行20余列“雪国列车”,通往雪乡、长白山、查干湖等冰雪旅游胜地。坐在列车上,游客可一边欣赏窗外雪景,一边听列车配备的滑雪教练讲解滑雪知识。



盘锦冰凌景观。 盘锦市网信办供图

每年腊月起,辽宁盘锦辽河入海口都会结成大量冰排,在海岸线形成高低起伏、错落别致的冰凌奇观。一大批徒步爱好者集结于此,徒步穿越冰凌。2017年起,这项运动已经从户外极限赛事走向大众冰雪体育旅游。仅在2019年2月,就有3000余名户外爱好者参与了冰凌穿越活动。



户外爱好者正在进行冰凌穿越。 盘锦市网信办供图

冰雪旅游如今发展得如火如荼,各省份针对本地实情也定出未来的规划。北京延庆将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民宿集聚区。延庆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郑爱娟介绍,根据计划,到2022年冬奥会之前,延庆将进一步盘活闲置资产,开发一些具有延庆地域文化的文创产品、农副产品,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辽宁14个部门共同发布了《关于推进辽宁省冰雪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以冰雪体育休闲旅游产业为核心的冰雪全产业链条。冰雪旅游总收入达到2300亿元,年增长率不低于15%。

与培训“结盟”,冰雪为就业开路



耿力行正在学习滑冰。 耿力行家长供图

在北方,受“冰雪”热潮感染的,不只成年人。黑龙江冰雪奇缘滑冰轮滑俱乐部冰场上,5岁的耿力行正在教练的指导下学习滑冰。看着小力行在冰面上自如滑行,妈妈张博很是欣慰:“开始我还担心他会摔跤,现在看来,让孩子学习滑冰的选择是对的。不仅锻炼了孩子的毅力,还让他有机会去世界舞台上展现自己。”



小队员们正在训练中。 冰雪奇缘滑冰轮滑俱乐部供图

如今,黑龙江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到学习冰雪项目的队伍中。冰雪奇缘滑冰轮滑俱乐部负责人张亚明表示,俱乐部在2017年成立时,仅有10多位会员,2019年已增至280位。“冰雪行业不断振兴,让更多专业教练加入到冰雪产业中。我们计划在2022年将‘短道速滑、速度滑冰、速度轮滑、冰球进校园’活动覆盖至哈尔滨20%的小学、幼儿园。”



延庆正在开展“冰雪进校园”活动。 延庆区委宣传部供图

因冬奥与冰雪运动结缘的北京延庆,正在开展“冰雪进校园”工作。目前,延庆所有中小学已配发《京奥冰雪》等冬奥知识读本,有条件的学校已把冰雪运动纳入体育课程。

在冬奥会赛区之一的延庆张山营镇,还走出了一支农民滑雪队伍。“2017年,我和几个喜欢滑雪的朋友想为冬奥做点贡献,就成立了滑雪队。”海坨农民滑雪队队长郎恩鸽,是土生土长的延庆人。在成为滑雪队长前,他打过工,也养过羊。冬奥申办成功后,他放下羊鞭,叫上周边几个村的好友,投身到冬奥志愿服务中。

滑雪队先是向专业人士学习请教,苦练滑雪本领。在大家都取得滑雪教练资质后,郎恩鸽带领队员们走进延庆的学校,从如何穿雪鞋开始,向孩子们传授滑雪知识。如今,海坨农民滑雪队成员已从最初的18人增至31人,累计协助培训小学生1000人次。此外,队员们还对张山营镇农民进行培训,帮他们掌握基本滑雪技能,拓宽就业渠道。

冰雪经济正在北方多地燃起经济发展的“一把火”,但内容趋于同质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待增强等是各地绕不开的发展问题。黑龙江省人大代表、哈尔滨伏尔加庄园总经理韦敏芳建议,各地发展冰雪经济要注重冰雪文化与地方文化相结合。“以黑龙江为例,黑龙江与俄罗斯相邻,有很多文化融入了俄罗斯元素,需要继续打造异域风情的冰情雪趣,这些就是在其他地方体验不到的特色。同时,要发挥黑龙江特色饮食文化优势,推广赫哲全鱼宴、森林山珍宴、齐齐哈尔烤肉等地方特色美食,让黑龙江美食走出去。只有不跟风建设,才会发展得更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