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赵峰 通讯员 龚红焰
一座小山包,20多棵树,60多只鸡。
每天,大悟县新城镇涂冲村贫困户李忠太都会钻进树林,捡出二三十枚土鸡蛋。“1个1块5,每天有人上门收。”李忠太挺满意。
收土鸡蛋的人叫李育林,新城镇新城社区电商平台服务站站长,每天都会骑着摩托车进村入户收购土特产品。“这种土鸡蛋,通过电商平台能卖到2元1个。”李育林也觉得挺满意。
2017年以来,大悟县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为契机,建成“县级运营中心、乡镇服务站、村级服务点”的三级电商运营网络,为山里的特产插上了翅膀,为革命老区的贫困户带来了希望。
2000万元织密电商销售网
10月18日和10月29日,由大悟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举办的电子商务进农村集中培训班,连续开班。
成为热门账号的技巧有什么?爆燃视频有哪些共同点?如何让你的IP账号有活力?……两期培训,近百学员受益匪浅。结业之时,其中2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还免费领取一台电脑。
这样的培训,大悟县已经开展93期,培训学员近6000人次。“主要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教他们学会经营,教他们使用宣传、物流、金融等各类经营工具,提高经营业绩和收入。”县商务局电商办主任曾光说。
县商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至今,全县共投入2000万元专项资金,建成1700平方米的县级电商中心、17个乡镇电商服务站和142个村级服务点,其中包括49个贫困村服务点;引入菜鸟、圆通、中通、汇通、快捷等快递公司,打通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形成电商与物流的无缝对接;对在本县注册设立的电商企业,依照网络销售额分别给予5万至15万元的奖励,截至目前,已有6家电商企业获奖,奖金总计45万元。
11月1日上午,在菜鸟物流的仓库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数百平方米的仓库按照乡镇分割片区,快递员们搬进搬出,忙得不亦乐乎。仓库负责人表示:“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配置物流车辆,每天至少要跑两个来回,一边把从外面购买的商品送下去,一边把老百姓的农特产品收上来。连送带收,每天400单左右。”
土特产搭上电商快车
大悟山下,一间民房内,传出“噼里啪啦”的键盘声。
在芳畈镇大悟山村村民眼中,这间房子的主人——双脚残疾的贫困户徐柏涛是一个“能折腾”的人,“别看他腿脚不方便,但脑筋活得很。”
最初买电脑,徐柏涛主要用于炒股,从2017年开始涉足电商,他的劲头更足了。大悟山村盛产茶叶,徐柏涛在淘宝上开了网店。产品由村里茶农提供,他按照质量等级设定每斤200元至500元的价格,在网上销售,2018年春茶收入过万元。
进入2019年,徐柏涛迷上了书法,一边练字,一边盘算着新想法——春节将至,以“残疾贫困户手写春联”为看点,网上卖春联。“电商平台上,产品质量是基础,更要有创意。”采访中,“线上推广、直播促销、网络众筹”等电商名词从徐柏涛口中层出不穷。
除了茶叶,山茶油、珍珠花、富硒大米、黑花生、红薯粉……许多土特产搭上电商快车,在大城市里“圈粉”无数。
在李育林负责的电商服务站,土鸡蛋、红薯、花生等土特产品琳琅满目。从2018年7月开业至今,月均销售额达到8万元。他说:“电商平台就像一条高速路,直通全国各地,农民有了新盼头。”
“终于可以放心种植了”
11月1日,新城镇涂冲村金畈农业合作社的晒场上,贫困户陈昌高的老伴一边剥着油茶果,一边跟记者聊:“种油茶有人收,收完后到工厂剥壳,能挣两份钱。”
合作社的主人叫周必亲,2011年返乡创业成立合作社,山里长的、农民种的,只要拿来全都收。由于运输体系不畅,前两年能保本,之后生意越来越难,在外务工积攒的几十万元也搭了进去。
转机始于2018年3月。经县经信局牵线,周必亲与国内某知名电商平台签订合同,由他从农民手中收购农产品,由后者提供电商平台和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很快,一度滞销的产品变成抢手货。合作社2018年全年的销售额超过之前6年的总和,2019年较2018年又大幅增长。
以前,陈昌高家里的油茶,要么自己卖,销量无法保证,还劳心伤神;要么卖给上门收购的贩子,价格压得很低,根本赚不到钱。“有了电商的帮助,我们的油茶终于可以放心种植了。”陈昌高和老伴合计,明年接着种5亩油茶。
产品不愁销,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黑花生种植基地、黄花菜种植基地、茶树菇种植基地、蜂蜜生产基地、土鸡养殖基地等一大批特色种养殖产业,在大悟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县商务局局长李锋介绍,该县将新建、改建电商服务站点20个以上,进一步完善服务站点建设内容,加强服务站点人员业务培训,增加产品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