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十抓十促”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④

01-07 15:34   孝感网  

坚持“项目为王”新导向 释放投资增长新动能

发布会现场

市发改委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涂江波

市发改委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涂江波:

非常高兴参加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实施‘十抓十促’推动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我简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市发改委坚持“项目为王”新导向、释放投资增长新动能的工作情况。

2018年以来,市发改委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着力推进“十抓十促”发展路径,全面实行“五化管理”,坚持把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压舱石”“顶梁柱”,深入推进项目建设提速年、精准务实招商年、立项争资攻坚年“三个年”活动,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抓项目、扩投资”的热潮。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多次召开会议集中研究。按照全省投资和重大项目推进会工作部署,以及王晓东省长“稳投资才能稳增长,稳项目才能稳发展、稳全局”工作要求,2018年11月3日、9日、26日连续召开3次专题会议,研究四季度投资“结硬账”和今年一季度“开门红”、谋划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加强项目资金争取、申报2019年省级重点项目等工作。去年11月24日,全省“四大补短板”工程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孝感召开,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我市补短板项目建设工作的肯定。围绕抓投资、促项目、稳发展,我们主要是抓了“三个三”。

一、围绕“三量”建项目。全力抓好招商项目落地、储备项目转化、在建项目提速,形成更多实物投资量。

一是抓在建项目提速拓存量。始终把抓投资、促项目作为发改部门的“第一职责”,高位推进重大项目建设。2018年前11个月,省委、省政府督办的3个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32%;9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0.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7.6%;12个10亿元及以上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35.6亿元,占年度计划133.9%,省“三类”重点项目均提前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13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0.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0.3%,提前完成年度任务。超前部署,筛选2019年省级重点项目37个,总投资810亿元。

二是抓储备项目转化扩增量。加强重大项目储备,增强投资发展后劲。全市共策划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497个、估算总投资5327亿元。加强“两库”建设,强化精准调度、滚动管理,及时把前期工作成熟度较高的项目纳入储备库,把动工建设的项目纳入建设库,项目建设接续推进。全市录入省“两库”平台项目1893个,总投资5560亿元,其中,储备库入库项目988个,总投资3133亿元;建设库入库项目905个,总投资2427亿元;项目转化调度工作全省领先,储备库转建设库累计转化率39.6%,居全省第4位;项目调度率100%,居全省第1位。

三是抓招商项目落地强变量。跟踪做好招商引资已签约项目落地建设服务保障工作,提高签约项目开工率。推行全程秘书服务机制,为重点招商项目提供从立项到竣工全过程的咨询、代办、沟通、反馈服务。建立审批服务“直通车”制度,成立重大项目审批服务专班,实行集中会商、集中预审、集中会审、并联审批。2018年,积极组织开展3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月活动,3月份全市集中开工项目86个,总投资343亿元;8月份组织重大招商项目开工活动,开工项目104个,总投资400亿元;11月1日,全市7个项目参加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总投资135.3亿元,涵盖新材料、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生活用纸、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夯实了“项目为王”的底盘。

二、聚焦“三资”谋项目。突出“争资、引资、融资”三个关键,全力增强项目建设资金保障。

一是全力抓好立项争资。2018年,全市共争取国家和省竞争性资金68.3亿元,其中,灾后重建补短板项目获得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近10亿元,居全省第一位;安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债9亿元获批,云梦城投债3.5亿元已获国家发改委司务会通过待审,大悟城投债8.5亿元已申报至国家发改委正待受理。国务院批复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我市5县(市、区)纳入汉江经济带,迎来发展新机遇,我们正在加强研究、抢抓机遇,策划和储备一批项目争取上级支持。2018年,全市共争取重大事项及改革试点共60个,三江航天红阳机电、险峰电子公司入选2018年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实现我市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零的突破。

二是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市委、市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增强后劲的长远之策,领导带头、全员出击,坚持“三招三换”理念,加大对武汉招商力度,强力推进精准务实招商。2018年,全市签约亿元项目226个、同比增长37.7%,总投资超3000亿元,完成年度任务。保利、港发、交投、武船等20余家央企国企来孝考察,签订框架协议7个、协议金额1350亿元。全市共举办面向武汉招商50余场,签约项目101个,总投资超1930亿元。

三是全力服务项目融资。加大与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衔接力度,积极推广PPP模式,争取更多政策性贷款融资和社会资本投资到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基础设施补短板领域。其中,重大民生工程老澴河综合治理项目,共获融资授信108.5亿元,包括国开行等金融机构融资授信81.5亿元,PPP项目融资27亿元;孝感市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子项,采取PPP模式建设,吸引社会资本2.6亿元;湖北十八潭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已争取到省工行2亿元货款授信;汉川市南河古渡生态园项目,与蓝田集团签订了60亿的投资框架协议。

三、建立“三制”保项目。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包保责任制、“五化”管理制、服务保障制,全力服务项目建设。

一是坚持高位推进机制。实行“四大家”领导包保重大项目机制,围绕18个省级“三类重大项目”、113个市级重点项目、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重点招商项目和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带头抓推进、抓督办、抓竣工,以持续、真实的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对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和投资10亿元以上的新开工项目,由市委常委按照对口联系县(市、区)分片督办,为重点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开展重点企业情况调查,出台领导干部联系包保重点企业制度,集中研究解决困扰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以高质量项目落地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是实行“五化”管理机制。突出问题导向、发展导向、实用导向,开展管理模式创新,实施“五化”管理。通过工作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工程化、工程责任化、履责考核序位化,构建规划书、施工图、进度表三位一体的“五化”管理项目推进机制,将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责任落实到领导、到个人、到单位、到内容、到时间节点,形成一个主体责任、多方协调配合、全程督导督查的责任联动体系。全市253个投资项目纳入市级“五化”管理平台,实现了重点项目全覆盖、工作节点全明确、在线督查全显示,项目建设总体进度良好、质效提升。

三是完善项目服务机制。坚持把优化环境作为项目建设的重要保障,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全力推进投资便利化。全市项目审批已全面纳入“湖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办理,并实现与省政务服务网“一张网”对接。全年网上办结项目3064个,无一例亮“红灯”,项目全程审批时间较以前压缩三分之二左右,实现了项目审批网上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的目的。深入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开展项目服务流程再造,各事项办结承诺时限比法定时间压缩一半以上。

各位记者朋友,2018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项目为王”新导向,将重大项目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来推进,投资项目工作成效显著,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奠定了基础。2018年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高于全年目标增速;1-11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3%,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逐步巩固。

各位朋友、各位领导,我们将以这次新闻发布会为契机,强化担当、开拓思路、再添举措、狠抓落实,全方位推进全市投资项目工作,为孝感加快建设全省区域性增长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孝感市门户网站管理中心主持人魏嘉瑜

主持人:中央提出了“六稳”工作部署,“稳投资”是一个重要方面。从您刚才介绍的情况看,全市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向好,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连续6个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请您简要介绍下201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

市发改委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涂江波:

市发改委始终将扩大有效投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抓手、第一职责,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定海神针”作用。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去年一季度全市投资出现“断崖式”下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进一步强化“项目为王”工作导向,全面实施项目建设“五化”管理,大力推进“两资一促”,有效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的企稳回升。4、5月份全市投资增速迅速回升,二季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至11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2%,连续6个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排名由第16位逐月提升至目前的第5位。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从产业类别看,工业投资持续高位运行。从5月份起,全市工业投资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增幅从元至3月份的-13.2%,迅速提升至元至5月份的21.8%。1-11月,工业投资增长15.0%,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二是从项目支撑看,投资5000万以上大项目持续拉动全市投资增长。根据统计数据反映,1-11月,全市直报项目843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08个,比去年全年多193个,完成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76%。

三是从行业增速看,国有控股投资高速增长。1-11月,全市国有控股投资同比增长13.9%,比同期全部投资增速高2.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速16.3个百分点。

主持人:去年11月,全省“四大补短板”工程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孝感召开。请问,围绕全市基础设施补短板,市发改委主要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市发改委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涂江波:

近年来,我们坚持把“补短板”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载体、回应群众期盼的重要举措,精准对接“省补短板三年十大重点工程”,早谋划、快建设、强保障、增质效。特别是2018年以来,我们与相关部门一起,全力推进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工作,建成水利设施229处,在建86处,完成投资12.3 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7%;滚动新建高标准农田121.43万亩,总投资34亿元;建成农村公路580公里、安防工程909公里,完成投资4.7亿元;新建乡镇污水处理厂79座,配套管网1100公里,8座垃圾处理场、120座垃圾中转站覆盖城乡。

重点是抓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狠抓策划谋项目。通过发改牵头、上下联动,整合技术专班,聘请外部力量,努力提高项目谋划的契合度、精准度。全市共安排1.1亿元用于“补短板”项目前期工作,共策划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497个,总投资5327亿元,形成梯次滚动、接续推进格局。

二是狠抓资金增投入。积极应对新形势新要求,坚持争资、引资、融资、预算资金“四资齐抓”。去年中央和省下达我市水利投资14.13 亿元,居全省之首、历年之最。近两年,我市争取农村公路建设补助资金5.17亿元、高标准农田项目资金20.73亿元、乡镇污水处理厂专项债券11亿元,落实“四大补短板”地方配套资金16.22亿元。

三是狠抓要素强保障。统筹规划、用地、环评、安评、招投标等要素保障,确保项目建设手续完备、程序到位、合法合规。 在审批服务上,建立“补短板”项目绿色审批通道和快速反应机制,集中开展预可研、环评、工可,容缺审批、快审快批。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要求,更大力度做好基础设施补短板工作。

2019年,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五个坚持”和“六稳”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全省“一芯两带三区”区域产业布局对孝感的定位,坚持“十抓十促”发展路径,强化“五化”管理,全力以赴推进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项目支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