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麦岭:一个“老化工”的华丽转身

12-05 15:36   湖北日报  

2014年12月,位于大悟县阳平镇、拥有42年历史的湖北黄麦岭磷化工公司被省联投集团收购,这家“老化工”再次踏上突围之路。

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重访黄麦岭,与几年前相比,变化很大——

环境变了,废渣、污水、臭气不复存在,漫山红叶映衬下的厂区令人心旷神怡;

设备变了,锈迹斑斑的“老爷机”、高耸入云的红砖烟囱早已拆除,一条条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昼夜不息;

更重要的是,人变了,统一的工作服和安全帽,一脸的干劲与豪气。

治污就是砸钱?其实也有产出

磷化工,黄麦岭曾经的王牌产业。“中国五大磷肥基地”“中国化肥百强企业”……一块块金字招牌的背后,是满山的废矿渣、黑臭水体。“整整42年,黄麦岭在环保方面的投入是零。一遇到下雨天,废矿渣顺着雨水漫山遍野肆意横流,最终全都直排入河。”2015年从上市公司东湖高新空降黄麦岭任公司总经理后,刘蓓决定第一把火烧向治污。

有人劝他:“公司连续两年亏损3个亿,不如先抓生产经营,等这些指标上去了,再治污也不迟。”

但他不为所动,领导班子也都全力支持,全面启动治污工作。从2015年至今,公司已投入5000余万元用于污染治理,基本实现“三废”达标排放。

同时,公司还将环保作为岗位绩效考核重点,各分公司车间经理以上干部全部缴纳环保风险抵押金,实行员工绩效、晋级、评先评优的“环保一票否决权”。

2017年8月,一位员工在输送稀磷酸过程中,因违章引发稀磷酸污染,公司对其罚款21000元,并通报批评。“2017年,因环保问题处理20余人次,罚款总额17万元。”公司安全环保部部长王耀林说。

由于持续加大环保力度,历经各级环保督察,黄麦岭的生产经营并未受到影响。“如果因环保问题被停产整改,直接经济损失将数以亿计。相比于5000万元的投资,我们赚了不少。”刘蓓说。

人才强企,转型升级不停步

李进,大连理工大学化学专业硕士生,2015年12月进入黄麦岭,目前已是公司战略发展部副部长、“合成氨升级和改造”项目负责人。

3年来,黄麦岭公司多渠道引进人才近100人,其中10人进入中层管理岗位。

面对去产能的残酷现实,黄麦岭以人才为支撑,昂首阔步转型升级。

差异化发展开辟新的增长点。投资4100万元,建成投产10万吨/年磷酸一铵项目;投资6700万元,建成投产30万吨/年高浓度复合肥生产项目,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技改提升产品附加值。投入230万元,实施磷酸二铵技改,使主产品二铵含氮量首次提升到18%以上,达到出口标准。投资620万元,实施磷酸一铵技改项目,为高端水溶肥提供了原料,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市场导向提供“私人订制”。以复合肥为载体,提供“测土、化验、配肥、技术指导”等系列服务,根据季节、农作物、区域、气候等不同条件,研发46种“专属系列”复合肥,产品销售和服务范围覆盖全国。

2017年5月,被誉为“全国花生第一县”的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的花生遭遇“根腐病”“根结线虫病”,数万亩花生受损严重。黄麦岭公司通过测土寻找病因,然后配置“专属复合肥”,并进行技术指导,有效解决了当地的花生病害。

统计数字显示,2014年,黄麦岭销售收入11亿元,亏损1.55亿元。2015年至2017年,黄麦岭销售收入分别为13亿元、11.8亿元和17.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30万元、650万元、3830万元。今年前10个月,已完成销售收入18亿元,全年超过20亿元几成定局。

多路出击,看好五大产业板块

自2016年以来,公司并购重组了随州诺维尔公司,进入高塔复合肥领域;与黄梅联星公司合作,进入精细化工领域;并购荆门欣胱科技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进入新型肥料领域;与北京众合公司成立北京黄麦岭众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入农业贸易领域;在东北成立黄麦岭生物科技公司,开辟了BB肥新市场;与湖北尧治河集团联合经营红岩湾化工厂,拓展了精细化工产业。“依托磷化工,却不局限于磷化工。”刘蓓介绍,2017年上述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7亿元,利润800万元,预计2018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利润可达2500万元。

2017年4月,黄麦岭公司在大悟县注册成立了湖北省黄麦岭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12亿元,将包括磷化工公司在内的12家子公司全部纳入旗下。

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省联投集团总经理李军表示,未来的黄麦岭将依托磷化工传统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新型肥料、精细化工、新材料、矿产资源、产城融合五大产业板块,力争成为湖北省磷化工企业的排头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