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和煦春风劲吹——牢记总书记嘱托、奋力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进程述评之四

04-25 17:24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图为:4月23日,由襄阳市艺术剧院主办的“2018戏曲进校园”专题演出活动走进襄阳市磁器街小学,受到孩子们的热情追捧。(视界网 李旭晖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廖志慧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在湖北,文明成为城市“金字名片”,4个城市收获全国文明城市桂冠,成为市民们“幸福资产”。荆楚道德模范光耀中华,谱写了一曲曲奋发图强的壮丽乐章。公共文化网络覆盖城乡,文化产业闯出湖北特色。

文化建设的“答卷”中,越来越多的“湖北故事”,正在成为文化中国里的精彩篇章。

文明之风浩荡来

一座座城里,人们收获新自信

一时之强弱在于力,千古之胜负在于理。

“力”,单纯的力量强势,物质硬实力;“理”,社会规律趋势,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科学真理,指引着中国历史的航向。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全国皆知的俗语,既透露出了湖北人民的灵机与智慧,也多少掺杂着些许狡猾、失信的贬损。

“宁听北京人吵架,不听武汉人说话。”——这句戏言,道出“汉骂”的些许尴尬。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仓廪实而知礼节”发出新的时代之问——

大建设中的湖北,如何更好地度过尘土飞扬的城建“阵痛期”?大发展中的湖北,如何皴染出更浓的文明色彩?

梳理纷繁复杂的发展命题,寻觅求解答案,“文明”两字跃然而出。

文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无论经济发展有多快、城市建设有多好,如果文明水平上不去,道德缺失,人情冷漠,城市无品位少温度,终究只是毫无生机的水泥森林。

在武汉市民之家中庭,摆放着“全国文明城市”奖牌,每天都有市民驻足留影。大家说,这是我们每个武汉人的荣誉。

从“满城挖”到“满眼绿”,大武汉收获新颜值——

2017年12月26日,70公里的东湖绿道二期惊艳亮相,与一期扣环成网。

总长100公里的世界级绿道,成为武汉走向世界的靓丽名片。荷兰当代艺术家亨克·霍夫斯特拉在绿道二期“打”下的10个荷包蛋,象征“生命之源”,惹得游人开怀。青山江滩从全球174个城市中脱颖而出,获得2017年C40城市奖,武汉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从“汉骂”到“汉马”,大武汉收获新气质——

4月15日,“汉马”再度开跑,2.4万名选手纵情奔腾,穿越“一城两江三镇四桥五湖”的美丽赛道,用脚步丈量武汉的美。

很多跑友直呼:有城市气息、有人文风景、有自然美景,这是我们跑过的、最不愿意跑完的赛道!

仅三年的“汉马”,从中国田协铜牌赛事直接“跳级”升格为金牌赛事,与北马、广马、重马一起成为中国马拉松大满贯四大赛事之一。

从“紧走慢走走不出汉口”到“建设世界级地铁城市”,大武汉收获新幸福——

去年,武汉地铁一下子新开通了3条线路,13条地铁线同步在建,人们出行更加从容。武汉市克服重重困难,2018年元旦起取消“九桥一隧一路”ETC车辆通行费,赢来点赞无数。

2017年,武汉收获了巨额无价“财富”: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

新时代的武汉,“每天不一样”的武汉,被热议、刷屏。

放眼湖北,已有宜昌、武汉、宜都、大冶4个城市收获全国文明城市桂冠,黄石、十堰、襄阳、鄂州、仙桃、天门、潜江7个城市相继拿下全国文明城市提名。

文明,成为城市增加吸引力的“金字名片”,成为市民们的“幸福资产”。

文明,让市民收获一份舒心。“闯红灯的少了、乱停乱放的少了。”“作为城市管理参与者,我亲眼看到了武汉市容市貌的大变化,如今行走在三镇街头,心中自豪感油然而生。”环卫工人张红说。

文明,让市民收获一种安全。“武汉是一个赋予我爱和安全感的地方。”全国道德模范董明说。“武汉目前已经是全国治安最好的城市之一,这是‘汉警’自信的资本,也是武汉自信的体现。”“追赃哥”王勇说。

文明,让市民收获一份自信。“汉口江滩是展示城市的最美窗口。劈波斩浪、勇往直前的渡江文化和敢于开拓、包容天下的码头文化,又给了我们充分的文化自信。千万游客对江滩的点赞,则是让我们拥有强大自信的源泉所在。”汉口江滩工作人员向丽华说。

道德群星耀中华

一位位楷模,让世人景仰跟学

文明城养文明人,文明人创文明城。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从屈原到闻一多的爱国诗篇,涵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与民族气节,为忠诚爱国提供了古今典范;从楚人季布的“一诺千金”到今天孙东林“信义兄弟”,重诺贵和的诚信、和谐精神代代传扬。

在“中国梦,价值魂”的探索中,荆楚儿女谱写了一曲曲奋发图强的壮丽乐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贡献了荆楚力量。

半城山水,一城好人。武汉全国道德模范达到12位,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黄旭华、吴天祥、桂希恩、谭纪雄、王争艳、杨小玲、易勤、秦开美、王林华、官东……一个个响亮名字,密布在荆楚的道德星空,光耀中华大地。

一位模范,一座灯塔,照亮一大片,带动一大批——

武昌区吴天祥小组志愿者联合会、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长江救援志愿队、百步亭社区“邻里守望”志愿服务……一批源于武汉的志愿服务品牌叫响全国。

谭之平发起成立武汉城市圈义工联盟,带动10万青年大学生服务社会;孙东林成立“信义兄弟”农民工关爱基金,帮扶困难农民工,为农民工兄弟维权;董明成立爱心团队,致力于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用爱向全社会播撒温暖正能量;杨小玲、王争艳等利用“微信”平台建立“武汉好人圈”,吸引“圈友”做好事。

一种精神,相互激荡、相互影响,在全社会形成明德唯馨的浓厚氛围——

他们或坚守岗位、全心奉献。

黄旭华,为了造出我国自己的核潜艇,隐姓埋名30余年。作为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他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在去年举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请他坐在身边。

他们或见义勇为、舍生忘死。

官东,“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件中,他毫不犹豫将救生设备让给被困人员,连救两名幸存者。

秦开美、王林华,接力充当人质,救下52名孩子,成为家长们心中可爱的“护童天使”。

他们或诚实守信、坚守正道。

江玉珍、江远斌,“良心秤”的传承人。“宁可少赚点,也不能砸了祖宗的招牌”。27年来,很多人找上门,利益相诱做短秤。姐弟俩严词拒绝,钱再多也不做“昧心秤”。

从遍布大街小巷的公益景观小品,到汇小善聚大爱的凡人善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它以不同的具象诠释着文明的温暖,凝聚着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

如何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打造成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树“红榜”扬善。省委宣传部每月发布“荆楚楷模”,每两年评选一届省级道德模范,浓墨重彩表彰先进典型。

立“黑榜”抑恶。“信用湖北”系统对失信企业法人代表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罚款等联合惩戒,加大曝光,让坏人坏事“人人喊打”。

好风尚,蔚然成风。“看不见、摸不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同种子般深深植入市民心间。

荆楚神韵世界范

一个个精品,海内外播撒“湖北故事”

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的需要”,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聚焦新时代新变化新要求,荆楚文化正奔向高质量发展。

“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公共文化网络覆盖城乡——

5年来,全省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80%以上的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到国家三级以上标准,公共文化设施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场馆建设如火如荼。我省大力实施基层“四馆三场”建设,近年来总投资200多亿元,新增建筑面积100多万平方米,投资和建设规模超过以往所有“五年”之和。省博物馆三期扩建项目、省京剧院谭鑫培大剧院、省群艺馆新馆等项目,将成为新的文化地标。

礼堂是场所,文化是内涵。坐在台下看的农民,登台成为主角。一支支扎根农村、社区的文艺“轻骑兵”,唱响“希望的田野”。

文物考古研究水平再上新台阶。史前文明探索、矿冶考古、楚文化源流、曾文化等湖北特色考古研究,为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提供湖北支撑,为建设湖北文化强省贡献考古力量。

文化产业闯出湖北特色——

文艺创作出精品。赶上好时代的湖北文艺,百花竞艳、欣欣向荣。李传锋的《白虎寨》、熊召政的《大金王朝》、刘醒龙的《蟠虺》受到读者追捧。

电视剧《梅岭一号》《江城三月》、援疆题材话剧《鸿雁》、反腐题材话剧《永远在路上》、现代京剧《丹枫红叶》、民族歌剧《楚庄王》、现代黄梅戏《源》……荆楚文艺好戏连台、精彩纷呈,饕餮盛宴让人们大饱眼福、大快朵颐。

来自省文化厅的一组数据显示:2018年,我省国家艺术基金申报数200项,同比涨幅达25%,实现“量质齐升”。

体制改革添动能。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推出300多项改革举措,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黄石市、襄阳市、宜昌市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开展了两批21个县市区参与的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国际传播展魅力。“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湖北文化代表团出访新西兰、澳大利亚,分别参加两场项目推介会,武汉太空学院影视动漫体验馆、江通动漫IP输出、柏斯琴行悉尼旗舰店等一批项目落地开花。2017数字艺术产业高峰论坛、中国网络文化产业年会、京东方画屏之夜等全国性重大活动相继在我省举办。

两支“文化鄂军”,闯出新的“湖北天地”。

出版鄂军,清润“湖北嗓门”,讲好中国故事。长江广电传媒集团、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入选中国“文化企业30强”。《雍正皇帝》马来语版权输出马来西亚,《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释讲》《读懂中国》《中国孩子的梦》英语版权输出美国,《台来花草原动物记》《喜阅读出好孩子》《中国孩子的梦》阿语版权输出21个阿拉伯国家。

影视鄂军,光影之间书写传奇。《万历首辅张居正》《南下南下》《洪湖赤卫队》《铁血红安》创下一个个收视奇迹;电影《血战湘江》、电视剧《海棠依旧》荣获2017年“五个一工程”奖。

新兴文化产业,崛起新的“湖北高地”。

2017年,全省文化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9%,居“五大幸福产业”(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之首。文化创意设计、互联网数字文化产业成为增长最快的文化产业门类。

武汉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为100余部院线电影提供全译制服务,累计译制的影视作品时长超过150万分钟。去年大热的迪士尼大片《寻梦环游记》,就是由传神语联译制。

武汉动漫企业“两点十分”生产的原创漫画《银之守墓人》点击量突破120亿次,刷新中国动漫IP授权最高金额。

直播巨头斗鱼设立10亿元的文创产业基金,以基金打造产业闭环圈层,将全国乃至全球直播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引向武汉,打造“网红之城”。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文化,湖北步履铿锵——

“戏曲大码头”重振雄风。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华戏曲的重要发源地、流变地和聚集地,曾培育了余三胜、谭鑫培、陈伯华等戏剧大师。“新创一批、复排一批、改编一批、移植一批”,诸多优秀戏曲剧目接连登场。京剧《建安轶事》《在路上》,汉剧《宇宙锋》,楚剧《万里茶道》《犟妈》,黄梅戏《妹娃要过河》《罗帕记》《李时珍》,花鼓戏《小城大爱》《长山壮歌》等一批有筋骨、有温度、有质量的优秀作品大受欢迎。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挖掘文化底蕴,传承乡愁记忆。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同样不可或缺。我省以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保护为突破口,挖掘、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民俗文化、革命文化等,有效规避“千村一面”,走出一条“一村一品”振兴之路。

强盛的国家,必有坚定的精神力量;伟大的时代,必然奏响昂扬的旋律。

湖北故事,正在成为文化中国里的精彩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