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也是国家级脱贫攻坚重点县。两年前,该县提出“打造红色高地,推动绿色崛起”。初冬时节,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大悟,感受老区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与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红色文化兴起来
红色大悟,绿色发展。大悟自从上世纪20年代有了党的组织,这片土地的革命火种就从来没有中断过,现有登记在册革命旧址(遗址)260多处,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大悟整合分属民政、文物等部门的资源,成立大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委员会(简称“红管会”),由一名副县级干部担任主任。“过去,我们就是坐在家里查阅资料,研究史料。这两年,我们走出办公室,忙得不得了,比如中原突围纪念馆布展,我一连两个月现场参与;杨松革命事迹陈列室布展,一个月里跑了10多次现场。”县党史办副主任王彬对变化感受很深。
大悟延安研究会会长黄世鹏是当地红色文化权威,80多岁的黄老不顾年迈病体,带着3名年轻人,实地考察一批革命旧址、遗址,组织撰写了40篇30万字的大悟红色经典小故事,留下了非常宝贵的史料和精神财富。“红色高地”建设带动了研究热、出书热、电视专题热,一批党史专家、民间研究人员纷纷参与。一批将军后代将革命事迹书籍无偿捐赠大悟,用于红色传承。
红色景点红起来
11月14日,大悟县四姑镇同兴村杨松革命事迹陈列室开展,迎来全国各地首批来访者。
在新城镇江冲村,徐海东大将的女儿徐文惠自筹资金用于徐海东大将纪念馆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在宣化店镇杏冲村,程世才中将故居修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湖北省直机关7个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中,大悟有2个纪念馆在列。去年建成开放的中原突围纪念馆在今年国庆节8天长假接待参观者上十万人次。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建馆8年来,来这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党员干部、学生、军人以及普通群众,一年比一年多,国庆节等重要节假日日接待量过万人次。“她讲解平实动情,娓娓道来,把听众不知不觉带入先烈们献身革命的情景里”,徐海东大将及亲属烈士陵园的讲解员宋贞受到参观者的好评。为了讲解好徐海东大将事迹,宋贞先后前往红安干部学院、大别山干部学院等地培训学习。“全县5大场馆2016年接待人数150万人次,党员干部30多万人次,包括湖北本省和周边安徽、河南的党员干部”,大悟县红管会主任孙秋松介绍。
红色文化助力绿色发展
“每个乡镇选择1到2个红色旧址、名人故居、古村落等,与整村脱贫、美丽乡村、生态旅游相结合,推动绿色发展,推动脱贫攻坚。”大悟县委书记余德芳表示,两年来,相继投入资金9000万元,完成了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改扩建、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八大处”文物本体维修、中原突围纪念馆陈列布展、刘华清将军陵园等工程,配套改善景区道路,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大悟来,感受红色文化,体验生态文明。
初冬时节,大悟县阳平镇中秋村,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蒋家楼子,山色斑斓,静谧纯净。这里三面环山,一条峡谷通向山外,翻过山梁数里即可到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蒋家楼子会议是新四军第五师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师长李先念党政军‘一把手’的核心地位,决定修建‘千塘百坝’等民生工程,有很多工程到现在还在发挥作用。”大悟县红管会副主任颜洪涛介绍,该县投入800多万元修缮这处旧址,建成传承红色文化的新景点。“周末有很多人来参观游玩,走的时候,还把我们的茶油买了不少。”一组村民姚红霞说。
在徐海东大将的家乡新城镇江冲村,一座有300余年历史的麻岭窑静静安卧在群山绿植间。60多岁的吴泽山在工棚里忙活着:双脚转动磨盘,双手紧握窑坯,不出两分钟一只小砂锅就成形了。当年的“红色窑工”徐海东正是靠着这种传统手艺为掩护,在家乡拉起了新中国唯一以姓氏命名的革命队伍——徐家军。如今,为了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吴泽山和另外7位老乡邻接力当上了窑工,上半年做土坯,下半年开窑烧制,一年产值约20万元,除去材料和人工成本,几个老伙计人均能分得2万多元。
山水旖旎,美景如画。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群群摄影爱好者来到大悟,对准红色旧址、古屋、朴实的村民,咔咔地拍着,久久不愿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