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杨松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11-21 09:47   湖北日报  

图1为:杨松革命事迹陈列室内杨松同志塑像。

图2为:参加纪念杨松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与会专家学者参观陈列展浮雕。

图3为:纪念杨松同志的最新研究成果。

图4为:杨松革命事迹陈列室陈列了杨松领衔合译、合编的部分书籍。

图5为:杨松革命事迹陈列室一角。

图6为:11月14日,纪念杨松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在大悟举行。(吴国华摄)

图7为:毛泽东同志为杨松题写的挽联石刻被群众瞻仰。

图8为:大悟县四姑镇同兴村乡亲瞻仰杨松同志塑像。(包东喜摄)

图9为:群众踊跃瞻仰杨松革命事迹陈列室。

图10为:刘晶芳

图11为:何光耀

图12为:王宜田

图13为:李戈

图14为:刘义贤

11月14日,由湖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主办、吉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协办,纪念杨松同志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在大悟县举行。来自北京、吉林、黑龙江、辽宁、陕西、河南、湖北等地延安精神研究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召开杨松同志理论研讨会,参观杨松革命事迹陈列展和杨松故居,共同缅怀这位革命先烈。

杨松原名吴绍镒,1907年11月14日出生于大悟县四姑镇同兴村大吴家一个耕读世家。1921年9月,杨松进入武汉中学读书,在董必武、陈潭秋的教育和培养下,成为武汉学生联合会主要负责人、湖北地区早期革命者。

1927年春,杨松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读书,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1月当选为共青团中央委员,受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委派,赴苏联海参崴任太平洋职工会秘书处中国部主任,负责《太平洋工人》杂志编辑及教学工作,指导工人运动。

1934年,受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指派,化名吴平,以中共满洲省委巡视员、吉东特委书记的名义,参与东北地区党的领导工作,是东北抗日斗争的重要领导人,组建东北抗日联军,建立东北反日民族统一战线,参与起草了《八一宣言》和《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建制宣言》。

1938年2月,杨松从莫斯科回到延安,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兼秘书长,是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首任总编辑,报纸发刊一个多月,他就接连写了29篇社论,为宣传推动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发挥了重大作用。杨松是延安时期我党思想理论、新闻宣传战线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思想、延安精神形成的参与者和见证人。

1942年,由于繁重的工作任务和艰苦的斗争环境,杨松在东北抗战时患上的肺结核复发,终因病情恶化,于当年11月23日病逝,年仅35岁。党中央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公祭悼念活动,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挽联:“杨松同志办事认真,有责任心,我们应当记得他、学习他。”

在纪念杨松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杨松的侄孙女、湖北省直机关工委原副巡视员吴淑金赋诗缅怀了这位革命先辈,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教授、博导、《杨松文集》主编刘晶芳等6位专家学者分别发言,从不同角度全方位追忆和缅怀了杨松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从不同领域宽视野展现了杨松为中国革命胜利和民族复兴,为毛泽东思想、延安精神的形成,为党的理论宣传、新闻工作作出的重要贡献,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对杨松革命事迹的研究。

大悟县委书记余德芳在致辞中表示,杨松同志对党忠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和认真负责、埋头苦干、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将永远激励当代、教育后人。大悟县委、县政府将以此次纪念活动为契机,号召全县人民认真学习杨松同志的崇高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转化为建设家乡、发展大悟的强大正能量。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加快打造红色高地、奋力推动绿色崛起,为把大悟建设成为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强县而努力奋斗!

湖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任世茂在讲话中表示,举行纪念杨松同志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是我们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不忘初心、信念永恒,牢记使命、继续前进的一次实际行动。杨松同志是从我们湖北走出去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湖北的光荣和骄傲。纪念杨松同志,对杨松同志革命事迹的深入研究,进一步丰富和挖掘了杨松同志为中国革命胜利、民族复兴,对毛泽东思想、延安精神的形成,党的理论宣传、新闻工作的贡献。学习杨松同志,我们要把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开展延安精神的学习宣传研究教育结合起来,提高政治站位,在思想上高度认同,学习上弄懂弄通,工作上落实落地;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的思想,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基地的宣传教育作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杨松著作中的理念和思想在今天也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杨松故居中的图片和文字对我触动很大,我们不仅要认真学习,而且要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自觉传承下去。”这是东北抗联第四军军长李延禄孙女李戈参加完当日纪念活动的感想。

专家学者研讨会摘录

思想不朽业绩永存

刘晶芳(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教授、博导、《杨松文集》主编):

杨松在受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派遣到东北指导抗战期间不辱使命,创造性地贯彻《中共中央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论满洲的状况和我们党的任务》(简称《一·二六指示信》),在纠正“左”倾错误推动东北党的策略转变,整合抗日武装力量,建立东北抗日联军,以及指导民众运动和政权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东北反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思想不朽,其业绩永存。

学习杨松优秀革命品德

何光耀(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杨松同志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东北抗日局面的形成、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我们党的理论宣传工作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纪念杨松,缅怀杨松,更重要的是学习杨松同志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革命品德,学习他坚定的革命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注重学习的工作作风和勇于担当的革命精神。纪念杨松,学习杨松,就是要发扬他的革命精神,继承他的遗志,牢记习总书记的讲话,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名垂中共党史、东北抗战史和东北抗日联军史

王宜田(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处长、研究员):

杨松是以特殊的身份对东北抗日战争、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并通过总结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的经验教训,为全国抗战作出间接贡献。杨松不是领袖,却在指导东北抗战和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面起到了领袖的作用,杨松不是战将,却在东北抗战中起到了将军无法起到的作用。杨松因设计、指导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对东北抗日联军进行顶层设计而名垂中共党史、东北抗战史和东北抗日联军史的史册!

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实践者

李戈(东北抗联第四军军长李延禄孙女):

我的爷爷李延禄写过回忆录,里面长篇幅对杨松同志的描述,让我看到了杨松同志对党的事业绝对忠诚、有胆识、有见解。他聪慧、对人热情,能在复杂的事物中捋出头绪,在最需要找指导的时候,像一盏明灯,给爷爷指出了前进的道路。他是一名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实践者,是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在东北,他深入到游击区找寻抗日斗争的第一手资料,同山林队和地方武装面对面谈统一抗战,到地下交通站亲自指导工作,正像与他工作过的老同志们说的,他不但有水平,而且也很有魄力。

他对“马列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启示新时代

刘义贤(江汉大学武汉延安精神研究院副院长):

1940年7月25日杨松同志在延安的《中国文化》第1卷第五期上发表了《关于马列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一文,在当年的延安产生过重要影响,这是因为他对“马列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认识有高度、论述有深度,与中国实际结合有力度。这篇文章不仅在当时对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发挥过重要作用,就是今天读起来也有现实意义,对于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增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都具有重要启示。

热泪喜迎杨松烈士魂归故里

吴淑金

尊敬的杨松爷爷:

您少年离故土,

跟党闹革命,

信仰如磐石,

意志坚如钢,

行动似雷霆。

艰难险阻无所惧,

鞠躬尽瘁为人民,

革命烘炉显身手,

肩负重任当巡视,

巧扮医生搞联络,

抗联低谷指明灯。

龙潭虎穴您敢闯,

白山黑水留足迹,

坚守原则党性强,

爱护同志一肩扛。

为民族,求解放,

生死度外,红心向党。

解放日报当总编,

夜以继日,沤心沥血,

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35岁离人间。

同事们为您惋惜悲哀,

延河水为您泪流干!毛主席号召记住你、学习你,

您是宣传战线一面旗,

您是后辈的楷模,

您是家乡人的骄傲,

您是人民的功臣,

您的英名流芳百世,

您的事迹教育着后人。

您虽死犹生,

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陈列室竖起了您的英姿,

向您学习、向您致敬!家乡的子孙世代守护着您。

请您看着我们,

我们向您宣誓:在新的时代里,紧跟习总书记,

不忘初心、齐心协力,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吃水不忘掘井人,

时刻感恩共产党。

继承先烈遗志,

发扬革命传统,

爱党爱国爱人民。沿着十九大指引的方向,朝着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

早日实现中国梦,

团结战斗,奋勇前进!

(杨松原名吴绍镒,吴淑金系杨松侄孙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