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重访贫困乡•聚焦脱贫攻坚】深耕熊湾 ——解读武大驻村干部的扶贫日志

09-21 16:29   孝感晚报  

武汉大学驻熊湾村工作队队员和村支书熊宏斌(右二)一起勘查村中古民居,谋划熊湾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今年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需我们共同努力。”这是武汉大学驻熊湾村队长陈建功的扶贫日志里的一个片断。历时近10个月、超过10万字,这本扶贫日志真实记录了驻村工作队谋事干事的工作经历,也见证着大悟贫困村熊湾日新月异的变迁。

“工作困难一波接着一波,要沉下心,把工作做好。

熊湾基础弱、底子薄,是大悟县新城镇今年确定的7个重点贫困村之一。

去年下半年,陈建功主动向武汉大学申请到贫困村驻点。今年元月,他如愿被派驻熊湾村。

和他一同驻村的,还有两位队员:叶道军、邱凯明。

工作队驻村后碰到的第一个“硬骨头”,是该村190KW光伏扶贫项目进展。项目2016年12月30日已立项,春节过后征地如期启动。

会不会有辐射?对土地有影响没?兴建发电站,引发不少村民的顾虑。

工作队和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科普太阳能发电知识。征地好不容易完成,问题又来了:因未获相关单位许可,随后的土地平整不得不暂停。好不容易手续办齐、整好土地,工程队又反映:发电站定址山上,路陡峭不平,运送材料不便。工作队立马和镇、村协调,想办法解决打通山路的资金难题……那几个月,工作队忙得连早饭都顾不上吃。回想起那段时间,陈建功笑着说,“感觉像解绳结,刚解开一个,眼前又出现新的。”

几经波折,今年5月光伏发电站顺利进入安装阶段。6月28日并入国家电网。

这是目前新城镇最大的光伏发电站,能给熊湾村村集体带来5万元年收入。另外,村里28户重点贫困户每年每户能依托光伏发电收益3000元。

“扶贫先扶志,贫困户主动想办法,抓机遇,才会有脱贫致富的希望。

“从他们元月份进驻到现在,为了临时救济贫困家庭,工作队队员们每人花费超过1万元。”村支书熊宏斌心里,默默记着这笔账。

今年3月,贫困户郑燕找工作队求助。才30出头的她,患肝腹水、肾衰竭,感觉生活无望。工作队队员邱凯明是位经验丰富的医生,但他看到郑燕时仍吓了一跳,“人特别瘦,面色萎黄,腹大如斗。”工作队马上联系送她到武汉协和医院治疗,她的病情稳定后,又联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给郑燕送来了3万余元的长期治疗药物。

“以前武汉大学各个支部也都会到村里来慰问。因为不可能做到家家均衡,有贫困户就不乐意了,还闹起了矛盾。”队员叶道军说。在他们的建议下,学校每个支部把慰问金直接交给村委会,建起一个扶贫基金。村里设清扫、建筑等多类公益岗位,安排给有工作能力的贫困户。工资从扶贫基金中列支,并接受村民监督。

扶贫慰问金“改制”,不再发放给不劳而获者,这让村里几个有名的懒汉也不得不动起来,参与公益岗位工作。“扶贫先扶志,贫困户主动想办法,抓机遇,才会有脱贫致富的希望。”陈建功在扶贫日志里写道。

“工作队决定每晚探讨、思考熊湾村级发展、产业扶贫等工作。

武汉大学驻熊湾村扶贫工作队建有一个工作微信群,群名叫“熊湾是我家”。

把熊湾当成自己的家,是工作队队员们的共识。动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为熊湾村谋长远发展成为常态。

年初到附近金岭村“取经”,那里新农村建设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理念打动了他们。

“熊湾生态基础不错,还有保护较完好的古民居群,完全有条件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陈建功说。

工作队赴香港、北京、天津、扬州、石家庄等地进行产业对接。

在他们牵线下,北京一家公司和熊湾村签订产业帮扶合作协议,拟开展菌草,构树,玫瑰花,绿茶深加工,油茶深加工,葛根中药材种植,生物质饲料加工技术,生猪繁殖养殖技术,秸秆,动物粪便垃圾环保处理产业技术,熊湾村文化旅游等多项精准扶贫项目。

武汉一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也来到这里,打算以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高科技生态农业为主导,建集智慧农业、红色旅游、休闲采摘、科普教研、绿色环保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园区。

8月,队长陈建功累病了,感冒引发的严重鼻炎让他呼吸困难。他趁周末回武汉求医,医生让他动手术,他拒绝了。“正是和武汉公司签定合同的关键时候,我哪里能躺得下……”陈建功一直打着点滴坚守在熊湾。

自驻村后,扶贫工作队队员们回武汉休息的日子屈指可数。像陈建功,照顾80岁老母亲的责任都落到了他爱人的肩上。其他队员也放弃节假日、放弃与家人相守,全力投入熊湾村的脱贫攻坚中。

“虽然错过了陪伴家人,但没有错过熊湾村每一天的变化,我感觉值!”陈建功说。

记者手记

驻村,就要“住”进群众心坎里

10个月、10万字。透过这本扶贫日志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个忙碌的身影,聆听到一丝丝心灵最深处的搏动。有最初的梦想和激情,也有难以跨越的沟坎和徘徊;有深夜的夙叹和愁苦,更有项目开花落地的欢声和笑脸。武汉—熊湾,熊湾—武汉,一路上满满的都是爱的播撒,一路上响彻着脱贫攻坚的战歌。

深耕熊湾,建功熊湾。驻村工作队真正“住”进了群众的心坎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