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重访贫困乡•聚焦脱贫攻坚】39户贫困家庭的幸福守望 ——来自大悟红畈村邻里互助中心的故事

09-11 18:34   孝感日报  

在大悟县新城镇红畈村精准扶贫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内,一个由村级主导、政府补助、邻里互助形式组建起来的邻里互助中心,把39户贫困家庭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在这里,一个个幸福的小故事,见证着扶贫易地搬迁给这些贫困家庭带来的变化。

老哥哥搬回来了

9月7日下午7时,天黑下来。77岁的五保户尹维喜拿了小电饭锅在客厅里为自己和弟弟尹维福做晚饭。此前他独自寄居在新城镇,两个月前才搬回来和弟弟同住。

弟弟尹维福则是今年5月初搬入红畈村扶贫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的。这里的环境让他感到意外惊喜:道路不见泥,雨水能进沟,晚上路有灯,夏天能纳凉;村里有广场,有棋牌室;不出村子有超市,小病找村医,日常生活也很方便。

住进来后,村里还统一给发了桌椅、衣柜和电风扇。尹维福很高兴,带信叫哥哥回家来一起住。可哥哥尹维喜全然不动心——他压根就不信弟弟的话。何况,再怎么好也是乡下,哪有镇上住着舒服又方便?

今年7月,尹维福犯了冠心病,尹维喜回乡照顾。走进扶贫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他眼前一亮:安置点41套房屋,全是整齐划一的粉墙黛瓦,屋外绿树环绕,屋内窗明几净。房前有花圃,屋后有院子,每家每户还有块小菜地。村头小广场晚上还能看电影或听老戏,怎么看都不比镇上住着差。

让尹维喜意外的还有这里彼此关爱、亲如一家的氛围。尹维福半夜突然犯病,心口绞痛、喘不上气,尹维喜急得不行。亏了邻里互助中心的管理员颜善国、帅从勇和左邻右舍一起,帮着把人送到卫生室及时救治。尹维福要连挂几天点滴,尹维喜照料他没办法做饭,正为难,帅从勇等人又给哥俩送来他们自己做的饭菜。

等尹维福病好,本该回镇上的尹维喜却舍不得走。他和弟弟商量,想留下来。村里安排老兄弟俩住在一起,相互照应。

“房子漂亮,生活方便,还有邻居照应。这里是真好!”尹维喜黑红的脸庞露出由衷的笑容。

最后的“十八响”

“老尹,又要去赶场子了?”正巡查的邻里互助中心管理员颜善国向摊晒鞭炮的尹勇章问道。

今年70多岁的老尹是五保户,也是精准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户。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就以出门乞讨为生。

老尹正在摊晒的一截截鞭炮,大悟本地俗称“十八响”,是当年老尹到十里八乡办红白喜事的人家“赶场子”用的。鄂北农村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来赴宴席乞讨的人,放几响鞭炮、说几句吉利话,主人会让他蹲在厨房外美餐一顿,临走还会塞一包烟、10块钱。

因为党的政策好,“赶场子”大半辈子的老尹如今享受五保户养老政策保障。去年12月份,村里把他列入第一批搬迁对象,住进了30多平方米的新房。

告别了讨饭营生,老尹又遇上“幸福”的烦恼——由于彼此来自不同的自然湾,安置点里熟识的乡邻并不多,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老尹很失落,不吃不喝睡了好几天。

没多久,村里在安置点成立了邻里互助中心,活动室里添置了棋牌、麻将桌。渐渐的,聚在活动室的人们彼此熟络了起来。

同住安置点的颜善国和帅从勇主动承担起邻里互助中心的日常管理。他们每天早晚至少在39户人家巡查两次,见谁家有不方便的时候就搭把手……安置点充满浓浓的人情味。

上个月下雨,患风湿的老尹腿脚不方便。颜善国巡查发现后,主动照料老尹日常起居:做饭、洗澡、洗衣叠被……老尹话语不多,逢人伸出大拇指夸赞。

这次,老尹悄悄告诉颜善国,留的这最后一串“十八响”,是要等过年的时候亲手点燃,用它谢乡邻、颂党恩!

幸福的守望接力

“来,尝尝我种的茄子。”安置点村民尹得章,给同住一排的其他几家分享自家小菜园的绿色农产品。

尹得章是红畈村第一个住进安置点的贫困户,他在手机里存了搬家前住的老房子照片做纪念。他说:“睡在几十年的土坯房里不踏实,就怕房子突然塌了;刚搬过来睡在新房里也不踏实,老以为在别人家里呢。”

尹得章回忆,搬家后村里买来蔬菜种子,分发给贫困户们种。菜长出来,扯皮的事反而多了:不是这个扯了我的菜,就是那个摘了我的豆。为了融合邻里关系,邻里互助中心时时扮演“黏合剂”的角色,两名管理员挨个上门劝说吵嘴的贫困户。后来,他们每天坚持到独居老人家中上门入户服务,每半月组织一次卫生评比,每月还组织一次聚餐和菜园子评比,用自己的热情和善意为安置点带来阵阵春风,同时也带动了其他贫困户。守望接力、和谐自治的院落氛围慢慢在安置点形成。

拿尹得章来说,因患肺气肿、肾结石、心脏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在两位管理员那里受惠不少的他,平时也会帮助体力更弱的贫困户,顺手帮着买个菜、做个卫生。年纪轻一点的贫困户主动服务年纪大一点的,身体好的贫困户服务身体不好的……安置点内,互助、互帮的感人故事天天接力上演。

记者手记

点滴温暖汇大爱

虽地处大山中,这里却更像一个颐养宜居的社区。红畈村精准扶贫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通过开展常态化的邻里互助活动,用点滴关爱深化邻里感情,用邻里守望编织爱心网,使贫困家庭能及时得到关爱。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邻里情,让"故土难离"、"乡愁难忘"的搬迁群众真正感受到"好事喜事有人招呼,困难问题有人帮助",幸福感在新的生活环境中极大提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