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抗高温干旱技术指导意见

©原创   09-11 16:46  

入伏以来,我县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一段时间我县仍将维持35℃以上高温和少雨天气,为减轻高温热害对池塘养殖和稻渔综合种养的不利影响,特提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

1.要积极协调好渔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关系,做到科学用水,必要时确定最低水位线,避免多重损失;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过塘水”,即先水过塘、再灌溉农田的办法,科学调配、充分利用有效的水资源。

2.干旱引发池塘水体蒸发,造成养殖密度增大,水质恶化,给养殖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可采取筑坝蓄水、疏浚沟渠、引水灌溉、泵站提水、打井抽水等有效办法,最大限度地调度渔业生产用水,满足养殖需要。

3.适当减少换水频率,提高水的利用率。对水源条件较好的养殖地段,做好池塘蓄水工作,保持较大的水容量。

4.搞好池塘、稻田的渗漏检查和维修工作,发现渗漏情况及时进行修筑堵漏,减少水的浪费。

5.修复、添置提灌设施,确保必要供水顺畅。

6.要优先保证亲鱼和鱼种池塘的用水。旱情严重的地方,应采取并塘或转移的方法,保存亲鱼和鱼种。并塘或转移时,要注意操作方法,尽可能减轻对鱼体的损伤。运输时,尽量选择在傍晚进行。

7.控制水位。高温季节易出现水温分层、水质恶化现象。故要将水位控制在1.2—1.5米,既有合适的水温,又可稳定水质。

8.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池水的蒸发严重,所以应保证池水溶氧充足,及时开启增氧机。遇阵雨或闷热天气适当延长开机增氧时间,防止发生泛塘。

9.采用生石灰调节和改善水质。可每隔10-15天,每亩每米水深用生石灰15公斤,化水全池泼洒。

10.备好增氧粉等急救物资,可以在发生严重缺氧浮头、意外停电等情况使用。

11.加强生产管理,适当减少养殖密度,科学投喂。旱情严重的地方,应及时将商品鱼捕捞上市或采取并塘、转移等措施,降低养殖密度,缓解水体溶氧压力。对于不能上市的鱼种作好并塘或囤积处理,确保不能上市的鱼种安全度过干旱期。适当减少每天投喂次数和投喂总量,尽量不施有机肥、少施无机肥。

12.加强水质调控和疫病防控,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要求每天增加巡塘次数,注意日常管理,密切养殖品种的变化。干旱期要经常清除池塘内的漂浮物,将未腐烂的杂质捞掉,以免引起水质恶化。

13.及时修复养殖设施,做好苗种准备工作。对已干枯的池塘,及时清除淤泥、消毒塘体,修补塘埂和沟渠,做好旱情缓解后恢复生产准备工作。

14.及时清捞死鱼,集中做深埋处理,选择远离水源、河流、养殖区和居住区的地点挖深埋坑,先在坑底铺垫2厘米厚生石灰,然后将死鱼置于坑中,最后撒一层生石灰,再用土覆盖。发生死鱼的水体排放时必须进行消毒处理,达标后排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