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突围(一)战略坚持 期盼和平

07-28 17:30  

上世纪40年代中叶的中原突围,是一次震惊中外的伟大历史事件,是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它是“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起点,它以迎击国民党军队发动全面进攻的首战壮举,为解放全中国开创了奠基伟业,在我党我军和我国革命战争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458月抗战胜利至19466月全面内战爆发,中国历史处在由抗战胜利到解放战争的过渡时期,中华民族进入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紧要关头,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人民大众要求和平民主,重建家园。八路军、新四军中原军区部队,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战略部署,在中原地区进行了十个月艰苦卓绝的战略坚持。

  抗战胜利后,毛泽东主席亲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饱受战争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盼到了和平的曙光。然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依仗美国政府人、财、物的援助,大肆调兵遣将,向各解放区步步进逼,图谋发动内战。

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 孙景伟:抗日战争一结束,蒋介石就准备考虑内战,国民党得寸进尺,在双十协定里不承认共产党解放区政权,不承认抗日民族力量的合法地位,国民党在8月下旬,就开始把驻扎在鄂西北、鄂西南、湘南开进了解放区周边地区。

面对国民党的步步紧逼,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领导和支持,中共中央成立鄂豫皖边区中央局,由郑位三代理书记。194510月下旬,中共中央决定,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自粤北返,八路军河南嵩岳军区部队及冀鲁豫军区部队自豫西、豫中地区南下,向新四军第五师靠拢,三军会师中原,成为全国解放区七大战略区之一,有效牵制了国民党大部队。

省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何光耀:当时地理位置来看,中原军区所处位置在全国解放区最南端,而是时在中原战略要地,扼守住了国民党蒋介石向东北、华北、华中进军的战略咽喉。

19451019463月间,国民党加紧对中原解放区的进攻和蚕食,将中原军区部队重重包围在以宣化店为中心、方圆不到100公里的狭小地带。中原军区部队在顽强坚守中原战略要地的同时,与国民党进行了针锋相对地谈判斗争,中原地区出现了谈谈打打、又打又谈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自110日停战协定下达至413日,国民党进攻中原部队共225次。

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 孙景伟:迫使国民党军和我军谈判,我们坚守阵地,不主动出击,在国民党调动三十万大军围追中原根据地时,我军非常克制,尽管国民党天天找摩擦,把我军根据地压缩在宣化店南北只有50华里、东西只有不到200华里的空间里,但是我军仍不实施大的反击,展现我军和平谈判、和平解决的诚意,最后坚守了十个月。

当时,宣化店2万群众自愿发起“缸里匀米、锅里匀饭”活动,无私支援中原军区部队。

194658日至59日,在周恩来再三敦促下,国、共、美三方代表在宣化店举行了谈判。李先念历数国民党军破坏停战协议的事实,揭露国民党军“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周恩来严肃指出,中原战争如果爆发,必将宣告和谈结束,成为全面内战的起点。充分揭露了国民党当局“围歼”中原部队的计划,推迟了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