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这说法靠谱吗?这么“捂”才健康

04-05 09:57   新华网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又到了天气由冷转暖的季节。我国民间一直有“春捂秋冻”的说法,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着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渐冷就穿得太多。那么,问题来了,“春捂秋冻”到底有没有道理呢?如何正确“春捂”?“春捂”又该注意哪些事项?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春捂”可增强人体抵抗力

专家解释,春天的气温变化很大,乍冷乍热,所以倒春寒的天气还是非常多的。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过早地、过快地脱了衣服,就容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容易得一些传染病,还有流行性感冒等病。想要健康度过春天,“春捂”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1

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

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比如感冒、消化不良,早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风等,在冷空气过境时也会骤然增加。因此,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再晚便是雨后送伞了。 

2

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

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的人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3

日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

春天的气温,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刹那间则可能寒流涌动,面对孩子般变脸的春天,需要随时加减衣服。日夜温差大于8℃时是该捂的信号。

4

7-14天恰到好处

捂着的衣衫,随着气温回升总要减下来。而减得太快,就可能出现“一向单衫耐得冻,乍脱棉衣冻成病”。中医专家指出,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或高龄老人需要捂14天以上身体才能适应。

哪些人群需要“春捂”?

关节疾病患者

冠心病患者

妇科疾病患者

哪些部位应注意“春捂”? 1.背部

背部保暖可预防寒气损伤“阳脉之海”——督脉,减少感冒几率。

2.腹部

腹部保暖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

3.足底

脚下神经末梢丰富、敏感,做好足部保暖才能使身体真正地暖和起来。

这些春捂方法不可信 1 多穿衣服

衣服本身不产生热,它是护住人自身的温度,建议三四件为宜。

2 戴口罩

空气不好和天气冷的时候,口罩有一定防寒效果,但防寒作用较小。另外要注意口罩的厚度和质量,过敏性哮喘的人不能戴毛绒绒的口罩,天冷时出来呼吸下新鲜空气反而能锻炼呼吸系统,不要依赖口罩。

3 喝酒御寒

喝酒后有人觉得阳气生发起来了,身上暖和了,这种暖其实是个假象,酒精让血液循环加快,需要散热,等能量散发出去后就冷了。在室内不外出,可以喝点白酒、黄酒等御寒,同时吃点高热量的食物补充能量。喝酒后别顶着风寒出门,容易让寒气钻了空子。

“春捂”的穿衣原则 衣服要递减

冬春换季时,穿衣服应该一层层地递减。在昼夜温差超过8-10摄氏度的时候,也要适当增减衣物,并根据不同体质,因人而异。

“春捂”要有度

“捂”带有一点热的意思,也就是说衣服仍应适当多穿一些。由于春风比冬风柔和很多,因此可以选择一些宽松的款式,既挡风,又透气。但绝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如果衣服穿得很多甚至“捂”出了汗,冷风一吹反易着凉“伤风”。

一般来说,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超过15℃就要脱掉棉衣,否则就会超出身体的耐热限度,体温调节中枢就会适应不了,对健康不利。特别是对婴幼儿来说,过度春捂容易使婴幼儿出现“过暖综合征”。

春捂要看当地气象指数

春季何时该捂,必须根据天气而定。一般说,春季早晚气温较低,可适当捂一会儿。而晴日的中午,气温一般都在10℃以上,此时便可适当减衣。只有当白昼气温达到20℃以上,且比较稳定,这时,肌体经过数周的调节,已经逐步适应了节气的变化,即便穿得单薄些也不至于患病。

春捂要上薄下厚

中医认为,寒多自下而起,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身差,很容易遭到风寒侵袭,这时寒气与湿气就会悄悄地趁虚而入,尤其是裸露的膝关节,不知不觉间会感到酸胀不适、关节僵直等,易引发关节炎,因此要注意下身的保暖。

专家提示

“春捂”只是被动的防御,想要提高抵抗力,更重要的还是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多参加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情,注意合理的饮食搭配。饮食上要注意调养肝气去春火,应该多吃甘淡食物,如黑米、豆类及其制品;蔬菜有菠菜、韭菜、芹菜、 油菜和胡萝卜等;果品有栗子、红枣、枸杞和菠萝等。除了春捂有度与药食调理外,还需调养精神,制怒养肝,以防春火萌动。

相关阅读